南美白對蝦“浙海科1號”
介紹:
親本來源清晰,選育科學,子一代苗種性狀不分化。采用生態法育苗,育苗全過程病原跟蹤檢測,確保苗種不攜帶病原體。蝦苗具有質量控制嚴格、無特定病原、生長快、適應能力強、養殖成活率高、餌料系數低的優點,適應多種養殖模式。
主要參數:
品種:南美白對蝦蝦苗 品牌:“浙海科1號” 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生態繁育技術
交配率:60%以上 孵化率:90%以上 育成率:40%以上
養殖成功率:80%(2017年) 養殖產量:高位池大棚養殖平均畝產3000斤以上,池塘養殖平均畝產800斤左右(2017年)
研究進展
系浙江省最早開展南美白對蝦從親蝦到淡化標粗全過程生態育苗的單位,根據浙江氣候和水環境條件,自主研發南美白對蝦生態繁育技術,破除了我省南美白對蝦優質苗種自主繁育生產的技術瓶頸,集成建立了1套適合我省的從水處理、親體培育、環境控制、水質調控、營養調配、質量控制的一整套南美白對蝦優質苗種生態繁育技術體系;打造了南美白對蝦“浙桂1號”、“浙海科1號”2個品牌,苗種輻射全國,在全省15個縣市區、70多家養殖戶(場)開展示范養殖,輻射推廣至山東、廣東、福建和江蘇等地,已累計繁育推廣20余億尾,配套開展良法示范推廣和技術服務。
承擔省十三五(農業)水產新品種南美白對蝦選育重大專項。與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開展育種協作攻關,采用家系選育和群體選育相結合的方法,結合BLUP法評估和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等手段,開展南美白對蝦高產、抗逆新品種的選育,育種目標是自主培育適合浙江當地環境的南美白對蝦低鹽速生新品種。

育種技術方案

南美白對蝦規模化生態繁育技術路線
技術支撐
團隊:
擁有對蝦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20人科研團隊,涵蓋育種、繁育、養殖、病害等學科領域,含正高4人、副高5人,中級5人,初級6人。致力于解決優質苗種供應不足(種和繁育問題)、養殖容量定位盲目(養殖問題)、養殖環境調控乏力(養殖問題)和病害防控錯位(病害問題)等產業重大難題。
平臺:
在所洞頭基地建有南美白對蝦制種保種中心,清江基地建有種蝦養成和規模化生態繁育中心,永興基地建有養殖測試中心。
依托“7+1”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與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開展育種協作攻關。依托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溫州綜合實驗站開展產業對接。
項目:
依托省“十三五”水產新品種選育重大專項和其他省市項目10余項。
|